县农业农村局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第九期——切实抓好晚稻种子消毒和秧田病虫防控工作
我县即将开始晚稻播种育秧,为减轻水稻中后期防治压力,应采取“治虫防病,抓前期保后期,抓秧田保大田”的防治策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目的,请各地要认真抓好今年晚稻种子消毒和秧田病虫的防控工作,把好水稻病虫防治第一关,为晚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1.种子处理:首选药剂拌种,可用干种子拌种或催芽露白种子拌种。干种子拌种在水稻浸种前1天进行,催芽种子拌种在水稻催芽露白后进行,将配制好的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放置阴凉处彻底晾干后进行浸种、催芽或播种。拌过药剂的种子应在短时间内播种,避免降低药效。
拌种药剂的选用:
(1)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可造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2)防治水稻苗期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等可选24.1%肟菌•异噻胺、62.5克/升精甲•咯菌腈、6%咯菌腈•精甲•嘧菌酯、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咪鲜胺、乙蒜素等;
(3)可与以上拌种剂同时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用量1克药剂拌种1公斤水稻种子,促使幼苗根系发达,培育壮苗,提高抗逆能力。
没有进行药剂拌种的,在秧苗长至2叶1心至3叶期,每亩秧田用25%吡蚜酮悬浮剂3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稻飞虱和稻蓟马。进行药剂拌种的此次可不防治。
2.秧田防治:施行水稻带药移栽,减轻大田病虫危害。在秧苗移植前2-3天,每亩秧田用20%康宽悬浮剂30毫升(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毫升)加50%吡蚜酮可溶性粒剂30克加25%嘧菌酯悬浮剂30毫升(或22%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丙硫唑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秧田病虫害。
另外,早稻后期齐穗后注意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稻飞虱、蝽蟓等病虫;中造田需注意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颈瘟等病虫害。
备注:1.经药剂处理过的种子应妥善保存,以免人畜误食!
2.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农药!
3.请各镇农业综合事务中心复印并下发至每个行政村一份,做好指导防治工作。
4.请各行政村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