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第十期——晚造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根据全省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专家会商,结合我县作物布局、栽培管理、病虫源基数和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下半年我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特点:发生分布不平衡,虫害重于病害。具体发生趋势预计如下: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
1.二化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1万亩次,三化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5万亩次;
2.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
3.稻纵卷叶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9万亩次;
4.稻瘟病:在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上潜在局部偏重发生风险,叶瘟发生面积1.7万亩次,穗瘟发生面积0.5万亩次;
5.纹枯病(中晚造):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3万亩次;
6.细菌性条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次;
另外,水稻跗线螨、稻蝽、稻曲病、稻叶蝉、病毒病等亦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玉米
1.草地贪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次;
2.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
3.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2万亩次。
此外,玉米蚜虫、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等亦有不同程度发生。
(三)果树
1.桔小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
2.柑桔红蜘蛛: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
3.柑桔锈蜘蛛: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
4.柑桔潜叶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
5.柑桔溃疡病:在沃柑、橙类等品种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
(四)蔬菜
1.小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6万亩次;
2.斑潜蝇: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次;
3.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4万亩次;
4.斜纹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6万亩次;
5.甜菜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
6.蓟马: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次;
7.霜霉病、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各0.5万亩次;
8.病毒病、炭疽病、软腐病、疫病、枯萎病、菜青虫、蚜虫等中等发生。
(五)其他有害生物
农区害鼠: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次;
福寿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桥梁田增加。我县水稻早、晚造衔接紧密,又有中造田,中造栽插期长,病虫源有桥梁田,利于害虫辗转为害。
2.部分品种抗性减退。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化、常规品种自留种抗性退化以及极端气候因素影响,稻瘟病流行风险增加。
3.栽培密度增加。合理密植等种植要求、偏施或迟施氮肥等种植习惯,导致水稻田间生长量增加、郁蔽度变大、通风透光性降低,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害虫的生长增殖及病害发生流行。
4.据气象部门预测:下半年天气将呈现“前涝后旱、高温与台风叠加”的特点。台风及其环流天气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集中降落和繁殖为害。
三、防治意见
1.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各镇农业和水利服务中心应根据病虫情报结合当地田间实际发生情况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特别要加强对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等作物的防控指导。
2.切实抓好以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叶瘟为主的本田前期保分蘖药(特别是白背飞虱的防治,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降到最低),中后期注意防治二化螟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乳熟期挑治稻飞虱、蝽蟓、粘虫和稻曲病,建议选用高效、对口、低毒的农药配方。
3.抓好秋季灭鼠工作。
4.适时喷药防治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主要病虫害。
备注:1.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农药。
2.请各镇农业综合事务中心复印并下发至每个行政村一份,做好指导防治工作。
3.请各行政村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