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连南 > 生态旅游 > 民风民俗>> 正文内容

瑶族长鼓舞

时间: 来源:本站 访问量:- 【字体:

 

1 . 长鼓和瑶族长鼓舞
鼓文化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历史上有“瑶不离鼓”之说,瑶族的鼓从大类上可分为长鼓、铜鼓和陶鼓三类,长鼓主要流传在“勉”瑶族系和“平地”瑶族系中。
瑶族长鼓是一种膜鸣乐器,其基本形状皆为两端呈喇叭状、中间细小、鼓腹镂空,两端鼓面多数以牛皮蒙面,鼓身通常绘有彩色图饰。长鼓是瑶族民间常见的一种古老乐器,具有久远的历史,宋代《岭外代答》中有“瑶之乐,有芦笙、铳鼓、葫芦笙和竹笛”的记载。
不同地区的瑶族长鼓,形式上依长短大小的区别可分大、中、小三种。其中的中长鼓流行于广东连南县的八排瑶民间,瑶族的长鼓既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也是一种舞蹈的道具,从史料记载上看,瑶族长鼓舞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鼓舞是瑶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舞蹈,它是抒发瑶民情怀和反映瑶民生活的精神产品,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瑶民的生产、生活在艺术上的真实写照.瑶族民间的长鼓舞表演形式、套路繁多。其中八排瑶长鼓舞舞蹈时,表演者用彩带将长鼓挂于左肩,横于腰际,右手使掌拍鼓,左手持竹片击鼓,分单人、双人和群舞等形式,有多套传统表演程式。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表现为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生产、生活内容。舞蹈动作粗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言模仿上山下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族逢“过新年”,“坐歌堂”,农历十月十六祭祀盘王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都要表演长鼓舞.
 
2 . 排瑶的长鼓舞
居住在粤北山区的排瑶民,逢年过节,都喜欢跳长鼓舞。广东连南瑶族长鼓舞在排瑶祖先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 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兴盛。起舞时,舞者身穿节日盛装, 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特别是双人表演时,犹如两虎相斗,又象双龙戏珠,真是妙趣横生。整套动作刚劲有力,粗犷洒脱,把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雄劲刚强的性格, 表现得维妙维肖。其中“斗鸡”、“射箭”、“虎跳龙门”等动作,舞姿优美奇特,但难度也很高,需要娴熟的表演技巧。
    长鼓瑶语叫“挨汪嘟”,长短在100-120厘米,两头大,鼓的两端口径略有差异,中间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制成。两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为鼓面。两端鼓皮以绳索相连,每两根相邻的绳索用可活动的细竹管扣套,用以调节鼓面的张弛,从而调节长鼓鼓音。广东排瑶地区的长鼓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将大长鼓斜挂在腰间,右手五指并拢,以掌拍鼓。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音。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表演者随着舞蹈动作,变换节拍, 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来达到其艺术效果。在表演形式有双人对舞和众人圈舞。对舞时一人领击起舞,另一人对应相合;圈舞时也由一人领,众人合。舞蹈以击鼓时晃动鼓头而带动上身连续环动和半屈膝柔缓起伏的步伐为基本动律,长鼓舞属广场性的喜庆舞蹈,共36套表演程式,内容十分丰富,人多气氛愈热烈。目前, 保存较为完整的瑶族长鼓舞有油岭排“歌堂长鼓舞”、南岗排“欢乐长鼓舞”、军寮排“团圆鼓”、大坪“十二姓鼓”等9种长鼓舞.这种具有独特民族风韵的舞蹈.
       传说很久以前,瑶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临终前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哥哥贪图钱财,把家产全部占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给人做工为生。盘古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看见冬比人品好,下凡与他结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 盘古王知道此事,帮助冬比击败了哥哥,并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监别前,十三妹告诉冬比:南山上有棵树,砍来做个长鼓,打上360个套环,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盘古王婆生日),踏环击鼓,跳上360个圈,就可以象鹰一样飞上天去与她团圆了。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嘱咐,不畏艰危,来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树,做成了长鼓, 果然在约定的时间跳了起来,终于飞上天与十三妹团圆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恩爱的夫妻,以后每逢盘古王婆诞耍歌堂时,都要跳长鼓舞,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现在,每年春节期间,排瑶民除自己跳长鼓舞欢庆佳节外,还组成花鼓队,到附近汉、壮人地区去向各族兄弟贺年。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情的欢迎。汉、壮兄弟拿出年糕饼食,煮好甜酒汤圆,款待客人。舞毕,主人还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贺瑶胞新春吉祥如意。

 

(连南八排瑶长鼓舞传承人:唐桥辛二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