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南瑶族刺绣,丰富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2024年8月13日-8月30日,大坪镇社工站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瑶”进幼心“绣”出风采刺绣小组活动,共有19名儿童参加,分为五节课进行。
相互认识,建立契约。社工首先介绍此次活动的内容及性质,活动开始时,通过破冰游戏“我们认一认”,带领组员们相互做自我介绍,用有趣的互动问答环节让大家初步了解刺绣纹样,帮助组员们放下紧张与尴尬,缓解陌生感,能够快速融入小组活动,为本次小组活动共同创建小组契约,加强小组的凝聚力。
非遗体验,感受瑶绣魅力。本次活动邀请了镇人大代表房文婷进行授课。课堂上,房老师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瑶族刺绣文化背景、图案、工艺特点、技巧等方面深入讲解,并结合观看瑶族服饰刺绣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课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瑶族非遗文化。除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房老师还认真地教授大家瑶族刺绣技艺,手把手地传授动作要领,穿针、起针、压针等基本技巧,让大家及时掌握瑶绣基础的行针方式。
实践过程中,在房老师、社工和绣娘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针线,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开始进行刺绣操作,相互探讨交流、相互帮助。无论是第一次接触刺绣还是曾经学习过刺绣,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耐心。
作品展示,分享感悟。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家人的协助下,组员终于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小作品。组员以演说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刺绣成果,并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最后由社工和绣娘根据组员作品评比出相应的名次。大家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刺绣作品,脸上洋溢出了喜悦的笑容,这是他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的一份珍贵记忆。
总结分享,收获成长。最后一节课,社工带领组员一起回顾学习瑶绣的过程,从初步了解到完成作品,每一次都充满了期待和快乐。大家也比较积极发言,“我第一次学刺绣,作品是在爷爷的帮助下一起完成的,我们还绣了课堂上讲到的雪花纹、龙尾纹。”“我绣了‘中国’、五角星还有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