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260073272682/2017-00002 分类:
发布机构: 连南县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17-05-12
名称: 连南县交通运输局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
文号: 发布日期: 2017-05-1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连南县交通运输局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

发布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

 

 

 

 

一、申诉求决类投诉

申诉求决,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法规或组织章程规定,向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申诉,要求重新做出处理或解决矛盾纠纷。

(一)通运输部门作出的政许可为:

 

    1.具体投诉请求:不服县交通运输局作出的行政许可。主要的行政许可详见附件《主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表》中表1。

    2.法定途径:向本级人民政府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道路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路安全保护》《市场管理办法》《设计管理条例》《质量管理条例》《广东省公路条》《广东省道路运输条》等  

   (二)通运输部门作出的政处罚  

  1.具体投诉请求:通运局作出的政处罚。主要的行政处罚附件《主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表》中表2  

 

    2.法定途径:向本级人民政府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广东省出租汽车管理办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条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路政管理规定》《广东省公路条例》《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办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核和从业资格管理规定》《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

(三)通运输部门作出的强制行  

1.具体投诉请求:通运局作出的强制。主要的行政强制附件《主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表》中表3  

2.法定途径:向本级人民政府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广东省出租汽车管理办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条例》《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路政管理规定》《广东省公路条例》《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办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核和从业资格管理规定》《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

的投  

特定类型的投诉是指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做出明确规定,具备明确的主体、时限和操作程序等要素,通过该途径处理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的投诉。根据交通运输行业涉及的相关业务,以下七类投诉请求列入法定途径分类处理。  

1.工程质量类投诉  

(1)具体投诉请求:通工中的工程质量不合格  

(2)法定途径:向主工程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  

2.工程招投标类投诉  

(1)具体投诉请求:通工未按定进行招投标,或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标、串标等情形的投诉。  

(2)法定途径:该工招标投作监管部投诉举报。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工程项目招标投诉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  

3.民事经济纠纷类投诉  

(1)具体投诉请求:通工程中施工过程中因阻淹地、施工炮损、渣土运输及堆放等原因造成相关单位或个人的物产利纠纷问题投诉。  

(2)法定途径:施工单涉事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责任》等  

4.服务消费类投诉  

(1)具体投诉请求:公客运输一方未按定履行运输合同,或是在履行合同、提供运输服务过程中存在重大瑕疵及严重违约违规行为,导致另一方利益受损的服务消费投诉。  

(2)法定途径:向相通运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道路量投诉管理规定》等  

5.合同纠纷类投诉  

(1)具体投诉请求:公路运输企业益人因企业收购并、销、重经营经营纠纷  

(2)法定途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  

6.征地拆迁类投诉  

(1)具体投诉请求:通基础施建如修建高速公、国省道等征地拆纠纷与济补偿问  

(2)法定途径:当地人民政府反映投诉或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偿。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广东省通基础施建设征地拆》等  

7.要求赔偿类投诉  

(1)具体投诉请求:对交通运输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中侵犯、法的合法权失,要求造成损失的交通运输部门给予赔偿。  

(2)法定途径:向赔义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或在行复议和行诉讼中提出。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等  

)工程款劳资纠纷  

1.具体投诉请求:通工中的工程款者与用人位的劳资纠纷问题。如: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方工程款给付问题、交通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致使劳动者身心权益受到损害问题、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单位与劳动者工资支付问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资福利、岗位安排、人事调整问题等。  

2.法定途径:劳动人事部门申请调解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支付》等  

(六)公务员事业位人事问  

1.具体投诉请求:运输局务员、局直属事业工作人员对本人人事、考核果、处分等不服。  

2.法定途径:可事部门请复核,也可直接向本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上级单位人事部门提出申诉。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务员申诉规定(试行》《事业工作人员申诉规定》《事业工作人暂行规定》等  

用人位与劳动间劳动争议  

1.具体投诉请求:运输局或直属事业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更、和终止劳同,或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情形发生的劳动争议。  

2.法定途径:向相的劳调解或仲裁申请调解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劳保护法》等  

 二、控告类投诉请  

揭发控告,是指向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反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法违纪事实或提供线索,要求依法制止、惩处或赔偿。  

检举务员的行为  

1.具体投诉请求:一是检举通运输局务员反行纪律问题;二是检举交通运输局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风党纪问题。  

2.法定途径:级或一级的监察部门举报。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政机务员分条《中国党纪律分条》等  

(二)检举事业及其工作人纪问  

1.具体投诉请求:检举运输局直属事业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问题。  

2.法定途径:级或一级监察部门举报。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事业工作人暂行规定  

三、息公开类投诉请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申政府息公开  

1.具体投诉请求:因对交通运输相关政策、有关部门规范性文件、有关行业政策不了解,申请政务信息公开。  

2.法定途径:向相政府息公开工机构提出。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政府息公开  

(二)政府息公开工的投诉举报  

1.具体投诉请求:通运输局不依履行政府息公开务,阻碍信息公开的。  

2.法定途径:交通输局的级行政机,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政府息公开》等  

(三)政府息公开工具体行侵犯其合法权益  

1.具体投诉请求:通运政府息公开中侵犯其合法权,要求予以消除或赔偿。  

2.法定途径: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行政诉讼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政府息公开》等  

        

注:  

1.本清单依据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广东省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及权责清单梳理而成。  

2.随着法律法规制(修)订、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职能事项、问题分类、管理权限等可能发生变化。我局将根据变化情况对清单适时进行调整。

 

附件:主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表

 

 

 

2017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