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中心近期田间调查,结合晚稻生育期进度,综合天气预报及历史发生资料分析,当前我县晚稻中后期发生病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钻蛀性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总体发生程度在中等,局部偏重。
一、发生情况
1、稻纵卷叶螟:据近期田间调查,以本地虫源为主,迁入量少,一般田块卷叶率0.1-2%,预计中等发生。降雨天气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迁入发生为害。
2、稻飞虱: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据田间调查,百丛虫量一般125-416头/百丛,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利于稻飞虱的迁入、滋生和繁殖,后期防治压力大。
3、钻蛀性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等):据近期调查,一般田块亩有枯心团1-5团,高的9团,预计中等发生,螟卵盛孵期在9月中旬。
4、稻瘟病:病叶率一般为0.3%-2.7%,个别感病品种在历史病区发生严重,病叶率6.4%,预计中等发生。
5、纹枯病:病株率1.6%-6.1%,正处于垂直发展阶段,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二、防治意见
1、政府领导重视,应将晚稻中后期的除虫灭病工作做为当前一项农业生产重要措施来抓。
2、彻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各镇农业和水利服务中心应根据病虫情报结合当地晚稻生育期及病虫发生实况合理调整防治适期,指导农户防治病虫害。
3、大面积施药时间:结合晚稻生育期,抓住“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原则,在齐穗期,抓好稻飞虱和穂颈瘟防治工作。
4、防治对象及选用药剂:
(1)、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阿维菌素(1.8%以上)、阿维·氯苯酰、甲维·茚虫威等。
(2)、稻飞虱: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啶虫胺(20%以上)等药剂。
(3)、纹枯病、稻曲病: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嘧菌酯、己唑醇(10%以上)、春雷霉素、戊唑醇、氟环唑、井冈霉素(20%以上)、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12.5%以上)、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丙环·嘧菌酯等药剂防治。
(4)、稻瘟病: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嘧菌酯(25%以上)、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施药时最好使用喷雾器,可加入增效剂,田间要保持2-3厘米水层,药后遇雨要补喷)
5、注意:白露节气过后北方不断有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请各地加强田间巡视和监测预警,严防后期两个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随冷空气南下而迁入为害我县水稻。同时也要注意采取相应措施防御“寒露风”天气影响。
特别提示:因地制宜适时开展水稻“一喷二防”措施
1、“一喷”主要是在水稻齐穗期施用叶面肥,复壮促灌浆增粒重,有利于防早衰和提高结实率。
2、“两防”重点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
备注:1、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农药。
2、请各镇农办或农业和水利服务中心复印并下发至每个行政村一份,做好指导防治工作。
3、请各行政村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