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副院长李娉婷率领康养服务产业系党支部的精英团队,奔赴清远连南三排镇南岗村开展民宿服务技能帮扶活动,以“党建志愿帮扶+文旅乡村振兴”的创新驱动模式,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瑶寨主题民宿注入了技能赋能的全新活力,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培育“造血”能力,传承振兴发展血脉
在培训座谈会上,广州市人社局派驻连南三排镇南岗村驻村第一书记陆景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南岗村的发展现状、特色产业项目以及目前瑶家大院开业、运营面临的困境和帮扶需求。李娉婷深入剖析了瑶家大院民宿的经营现状,明确当前工作重点在于提升民宿经济,力求实现每周有一次满房,并推动本地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她鼓励村民差异化发展特色产品,由运营公司统一推广,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李娉婷还诚挚发出了“技能成才邀请函”:“欢迎南岗村年轻人到学院就读!”康养服务产业系党支部书记董韵捷向村民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课程安排与要求,内容涵盖民宿运营、酒店管理及“九州宴”菜式开发培训等。本次培训旨在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以技能为笔,书写南岗村的振兴之路。
实地调研精准施策,化文旅痛点为发展支点
酒店专业调研组深入瑶家大院民宿,以专业的“服务诊断师”视角,与民宿主理人共同探讨运营策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孔青香老师现场开设“沉浸式服务实训课堂”,针对客房管理、服务流程标准化、文化体验设计等关键环节,提出了“三化融合”的升级方案:一是服务流程标准化,对客人预订、入住登记、客房布置、卫生维护等流程进行细致规范;二是文化体验场景化,将瑶族刺绣、歌舞等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客房布置与服务互动中,让游客深度感受瑶族文化魅力;三是客户黏性情感化,通过定制化服务,给游客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实现从“住一晚”到“念一生”的转变。针对村民在短视频运营方面的困境,董韵捷和谢玉莲老师团队独创“叙事场景化”培训体系,手把手教村民用“一景一故事”的手法,将瑶族刺绣、长鼓舞等非遗元素转化为吸引流量的亮点,有效提升民宿私域流量转化率。
粤菜传承创新赋能,“九州宴”焕发全新光彩
学院粤菜师傅团队秉持“非遗+创新”的理念,深入挖掘瑶族文化内涵,精心在非遗技艺传承与粤菜创新的深度融合中,研发团队尤其注重对连南三排镇本土食材的研究及主题民宿餐饮菜式的创新制作,开发打造当地特色文旅品牌“九州宴”。粤菜师傅黎正开和杨东松老师带领村民开展沉浸式培训,深入瑶寨腹地,甄选当地特有的瑶山黑米、野生五指毛桃等原生态食材,将瑶族千年康养食材融入现代烹饪,让深山食材通过美食叙事走向餐桌,用“一菜一故事”讲述瑶家民宿文化,助力乡村特色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培训成效显著,村民成长助力长远发展
经过此次系统培训,村民们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长。在民宿运营方面,曾经对服务流程懵懂的村民,如今已能熟练按照标准化流程接待游客,从热情有礼的前台登记,到整洁舒适的客房布置,每一个环节都尽显专业。他们还学会根据游客需求,融入瑶族文化元素,为游客定制特色体验活动,希望为民宿带来良好口碑和更多客源。烹饪技能提升更是让村民们的原本家常的烹饪手法变得丰富多样,新推出的融合瑶族特色与现代烹饪理念的菜品,收获体验官们的一致好评。许多村民希望凭借这门手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使家庭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此次帮扶行动以党建联建为桥梁,构建了“技能输入—产业孵化—人才反哺”的闭环生态系统。南岗村驻村第一书记陆景感慨道:“学院不仅带来了实用的技术,更点燃了瑶寨自我发展的希望之火!”随着“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南岗村”乡村振兴联合体的不断深化发展,千年瑶寨正逐步蜕变,向着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的璀璨明珠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