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不少农田被闲置过冬,成为了“闲田”。香坪镇的七星村在如何用好田地的空档期方面有好办法。日前,走进香坪镇七星村的种植基地,只见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们正在种植草莓和番茄,田间一片忙碌景象。
七星村东西北部环山,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田块碎片化现象普遍,多为“巴掌田”“斗笠田”“条状田”等零碎田块遍布,土地效益普遍不高。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七星村水田资源优势,七星村依托“党支部+村企+农户”模式,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开展“水稻+西瓜+N”的果蔬粮轮种新模式,通过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利用水稻、西瓜收获后的空档在田间种植秋冬时令瓜果蔬菜,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肥力,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据七星村干部邓文毅介绍,从今年10月开始,村里利用收割完水稻和西瓜的130亩农田陆续种植番薯、小黄姜、胡萝卜、草莓、番茄、茼蒿等瓜果蔬菜,大大提升了耕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了“小”土地实现产出和效益的最大化。
“我家今年流转了一亩地给村委,租金有700元,完了我有闲时间还能在种植基地打工,每天有120元工钱,一个月最多能挣个两千来块钱。”七星村村民李阿姨说道。七星村以每年700元/亩的保障性租金向农户流转土地130亩用于种植西瓜、水稻等农产品。同时,由于七星村的种植基地一年四季轮种各种特色农作物,该村也聘用了大批村民群众进行农产品的种植、管理、采摘等工作,让村民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村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以前没有机耕路,农田水利也不完善,小田不便于管理,现在新修了25条灌溉水渠,路面拓宽了也硬底化了,今年村里还投入11万元搭建了一条连通种植基地的便民铁桥,大大方便了机械化操作和田间管理,亩产量也增加了。”七星村委书记沈三一介绍道。
为确保七星丝苗米、七星西瓜、小黄姜等优质农产品能够及时销售出去,七星村积极采取措施,不仅通过农产品产销、微店直播、消费帮扶等方式,将七星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打开了七星农产品的销路,还与农贸市场、企业、超市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订单式生产和销售。
如今,七星村充分利用土地“空档期”,科学实施瓜果、蔬菜、粮食作物等农作物季节种植模式,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走出了一条小田块、多批次、轮种绿色生态产品的高产值高效益农业种植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