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关于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30号建议答复的函
沈八斤六代表:
您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马头冲村房屋外立面改造问题的建议》(第3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房风貌提升在乡村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关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还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整体形象、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更是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共同改成体现,每栋农房都是连南乡村振兴靓丽名片。
一、工作情况
根据前期摸排数据显示,目前涡水镇共有约1458栋“赤膊房”,其中“四沿”范畴“赤膊房”约有182栋,马头冲村约有297栋“赤膊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交通道路两旁,点位呈现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区域聚集和少数的散开状态。
(一)加强党建引领,深化风貌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连南瑶族自治县在农房风貌提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3年,作为先行试点的香坪镇与涡水镇,在镇党委的带领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超额完成了229栋农房的风貌提升任务,总投资额高达1126.97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全县乃至更广泛的农村地区树立了典范,更为后续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顶层设计,稳步推动提升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订印发《连南瑶族自治县2024年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试点实施方案》,《方案》一是明确了资金标准、实施对象、工作流程、房屋风貌提升设计风格样式等内容,优先对主干道两旁、重要道路沿线、典型镇、典型村、“四沿”区域等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农房开展风貌品质提升;二是规定实施对象的准入标准,被土地卫片认定为存量违法用地未整治到位的农房及2023年8月3日后新建、改建、扩建等农房不列入此次激励范围;三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没有办法解决自筹资金,但取得了乡村建筑工匠相关证书的农户可通过投工投劳方式解决等价自筹资金。以实施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为抓手,普遍形成具有连南特色的乡村风貌景观,充分呈现“瑶族风情”“客家文化”“岭南特色”等特色乡村风貌,乡村风貌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三)试点先行,共筑宜居美家园
连南瑶族自治县将开展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镇政府搭建平台,村民自主选择施工队伍,确保改造工作的民主与高效。村级党组织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度统一标准,同时鼓励个性化需求,实现改造的规范与灵活并存。优先支持积极响应的农户,树立“靓丽农房”示范标杆,以点带面,迅速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推动“老旧陋室”向“宜居美宅”的华丽转身。截至目前,2024年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试点镇(三江镇、大坪镇、香坪镇)共有631多户群众踊跃报名,291户已开工,159户已竣工。
二、建议
一是因我县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县,财政压力较大,按照现有政策改造提升297户农房需要至少742万的财政支出,建议按照省、市、县当前中心工作及领导重要批示实施农房风貌品质提升,攻坚克难、集中力量优先改造提升主干道两旁和重点区域中的农房,避免“广撒胡椒面”现象发生。二是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上级并未配套专项资金,建议由涡水镇人民政府结合“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典型镇、典型村等建设工作实施开展改造提升。
三、存在困难
(一)配套资金不足
根据前期统计数据,提升全县粗略测算“赤膊房”所需资金约4.8亿元,提升“四沿”赤膊房,则需约1.8亿元。按照目前政策,除了农房建设试点县有资金支持外,暂无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资金,完全靠我县薄弱的财政能力配套,难以解决所需资金。
(二)风貌提升成本高
因我县地处粤北山区,平地少,当地瑶族群众建房多在山区,点位分散,开展农房风貌品质提升所需的建筑材料需要通过人扛马拉等二次运输才能到达,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同时山区复杂的地形也推高了施工造价。
(三)风俗原因拟放弃农房风貌品质提升
部分“赤膊房”农户因“耍歌堂”、亲人去世等少数民族风俗因素,明确三年内不能动工,告知不能对房屋进行任何改动,故部分农户主动放弃农房风貌品质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农房风貌管控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各有关单位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中的职能职责,细化建设标准,合力推动对照省市政策制定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项目施行简易审批,出台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明确简易审批适用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及时落实国家招标投标政策规定,鼓励对村域内实施的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二是落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制度,做好村庄规划评估和优化提升工作。三是结合实际,制订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指引,因地制宜编制农房设计图集,发挥乡村建筑工匠作用的政策措施。四是结合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风貌提升的相关措施。五是推动村(居)修订完善各村(居)的《村规民约》,将新建农房建筑风格相对统一的要求列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依规有序建房。按照村庄总体风貌定位明确房屋的色彩、高度、体量、朝向、立面、材质、门窗、庭院等风貌管控要素要求,同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配套。
(二)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在推广使用《岭南新风貌·广东省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广东省存量农房外立面改造技术指引》《清远市农村住宅设计通用图集》基础上,根据当地建筑风貌管控要点,编制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房标准图集,切实满足群众对于农房建设图集需求,进一步减少群众负担。大力宣传农房设计图集推广应用,鼓励以行政村为单元,选用1-3种农房设计样式图集。鼓励村民集中建房,引导村庄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形成协调和谐的农房建设风格。鼓励建立驻镇(村)设计师制度,探索建立符合乡村特点的技术服务长效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驻村干部、乡村建筑工匠和建设管理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三)积极探索存量农房风貌提升低成本道路
积极探索如何以“小投入、大提升”为改造目标,运用传统工艺、发动乡村工匠、精心推进我县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用“绣花功夫”打造出布局疏朗、错落有致、富有韵味的现代化新农村。发动乡村工匠对村中农房进行自主设计施工,引导村民捐赠砖、瓦等建筑材料用于农房风貌建设,自主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植绿造景。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改造效果持久、后续维护成本低的农房风貌提升“连南路径”,实现以“小投入”撬动村容村貌“大变化”。
(四)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对农房质量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踊跃参与,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综合意识,及时总结农房建设示范进展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和创新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后,我局衷心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以本次提案办理工作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规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县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我们将秉持为民初心,努力将您的每一条建议转化为改善民生、美化家园的实际行动。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农房风貌提升工作的支持与关注。
连南瑶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2024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