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焦点专题>> 正文内容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自主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

时间:2020-12-14 16:54 来源:转载 访问量:- 【字体:

  “90后”封盛,在京沪高铁上从事乘务工作已有十年,至今仍对刚走出校门初入铁路系统工作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京沪线动车组列车,从上海到北京,需要一夜的时间。”

  2017年6月26日,封盛穿上工装、戴上臂章,成为“复兴号”高铁首发列车长之一。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当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按时速350公里试验运行。

  千里京沪一日还。“‘复兴号’开通后,运行时间缩短至4小时28分,京沪距离拉近了。”回顾过往,封盛颇有感触,“作为一名乘务人员,我见证了高铁跨越式大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8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发布,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五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中国2019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天眼、蛟龙、大飞机、超级计算机、北斗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建成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厚度仅为A4打印纸的四分之一,用手轻轻一撕就能撕开,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又称“手撕钢”,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器械、石油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手撕钢”不仅价格昂贵,一张A4纸大小的钢箔就要数百元,而且核心制造技术过去一直被少数外国企业垄断。

  为打破我国长期面临“高价买”和“卡脖子”的困境,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从2016年开始自主研制。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工艺控制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研发过程中平均每两天就遭遇一次失败。

  断带,是轧制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不同于厚板断带一分为二,薄板一旦断带就碎成粉末,只能由瘦小的工人爬进仅有0.4米高的设备,用手抠、用手抓,把粉末清理出来。

  2018年,历经两年的日夜奋战,经过711次试验,攻克170多个设备难题、450多个工艺难题,突破五大核心工艺技术,太钢精带成功生产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不锈钢精密箔材。尽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新的步伐仍未停歇。今年8月,太钢精带再次攻克难关,在此前厚度0.02毫米的基础上再降0.005毫米,实现0.015毫米“手撕钢”的量产。

  实践一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人才队伍成长壮大,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一组数据对比清晰可见: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14名;2019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2.2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5.1万亿元,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61万人年。而在2015年,这四个数字分别为:29名、1.4万亿元、22.2万亿元、375.9万人年。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继续勇做自主创新浪潮中的“搏浪者”,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点燃催生发展新动能的“强力引擎”,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道上稳步前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