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知识产权>> 正文内容

践行“瑶老制”调解模式助推专利侵权纠纷源头化解

时间: 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访问量:- 【字体:

  近日,连南瑶族自治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收到一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申请,纠纷源于民俗工艺长鼓的外观设计专利。一方持有长鼓外观专利,却发现另一方推出的长鼓外观与其专利设计高度相似。接到申请书后,鉴于双方都是瑶族同胞,结合当事人诉求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秉持尊重民族文化、贴合民族情感的理念,践行“瑶老制”调解模式,邀请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鼓王唐桥辛二公参与纠纷调解。在唐桥辛二公及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协调下,经多次沟通协商,双方达成满意调解协议,纠纷成功化解,关系重归和睦。

  近年来,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立足民俗民情,因地制宜探索“人民调解+瑶老”的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调解的特色模式,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调解的新路径。

  一、着力找准瑶族文化和纠纷化解结合点。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不断探索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新思路,找准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的结合点,推进调解治理创新工作方式。

  二、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平台。以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中心,聘请“瑶老”担任调解员同时参与纠纷化解,“瑶老”参与+协调作战的方式,形成多元调解合力。通过诉前调解纠纷,从源头上减少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发生。

  三、着力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瑶老”调解机制。基于连南特有的瑶族文化、通过瑶话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利用“瑶老”在当地瑶族群众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符合当地实际的调解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创新模式,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此次借助“瑶老”调解模式的做法,为处理涉及民族文化元素纠纷提供了范例,全力保护民族特色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进一步促进公平竞争、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纠纷的成功调解,充分体现了“人民调解+瑶老”在化解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中的优势特色,减轻了维权成本,提高了维权效率,拓宽了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途径,使企业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提到有效的保护。下一步,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持续依托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解机制,为推动连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