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正文内容

2007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1月7日在连南瑶族自治县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伟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本届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县委的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化一园”发展战略,围绕打强工业牌、打旺旅游牌、打好民族牌、打实教育牌的发展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85280万元,比2002年增加37989万元,增长70.7%,四年年均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071元提高到5448元,增长77.4%,四年年均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75万元,比2002年增加40140万元,增长252%,四年年均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76万元,比2002年增加9815万元,增长60.4%,四年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74万元,比2002年增加3147万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1.15%,一般预算支出28281万元,是2002年的1.57倍,同口径年均增长11.9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29.5:33调整为24.6:36.4:3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5年,我县生产总值增速在全省67个县市中排第36位,人均生产总值增速排第15位,经济发展逐步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预计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1020万元,比2002年增加4516万元,增长17%,四年年均增长4%;农村经济总收入54037万元,比2002年增加5581万元,增长11.5%,四年年均增长2.8%。四年来,先后建立了蚕桑、蔬菜、柠檬、鸡麻笋、有机稻等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至2006年底止,全县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300亩,柠檬种植面积发展到2320亩,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800亩。黄烟、灵香草、油茶、药材等区域特色鲜明的“一乡一品”经济也进一步得到发展壮大。成功防治生猪链球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生猪、三鸟出栏率分别比2002年增长14.69%、142.1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4.84%提高到37.19%。引进了鹿鸣茧丝绸发展有限公司和农副产品加工厂两家农业龙头企业,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其中,鹿鸣茧丝绸发展有限公司被省政府确认为连南首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每年可享受省10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的政策扶持,并被市政府确认为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林业产业发展加快,全县基本形成了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和各种经营四位一体的林业产业新格局。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11户发展到13户,预计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63933万元,比上年增长24.23%,比2002年增长100.9%,四年年均增长1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21万元,比上年增长30%,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92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受工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的带动,全县工业增加值预计达24249万元,比上年增长32%,比2002年增长178.5%。支柱产业小水电继续发展壮大,四年新增电站27座,新增装机容量9935千瓦,至2006年底止,全县已开发小水电站240座,装机17.8万千瓦。在降雨量减少、压负荷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预计2006年收购电力仍可达到4.77亿千瓦时,售电收入14379万元。其中,收购周边富余电力4900万千瓦时,共增加我县税收126.2万元。

  第三产业增势良好。预计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3200万元,是2002年的2.1倍,四年年均增长20.6%。民营经济发展较快,2006年底止,全县私营企业发展累计达186户,从业人员1984人,注册资金32296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10%、189.2%和252.8%,2006年民营经济税收占了全县税收收入的46%。预计2006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788万元,比2002年增长29.5%。交通运输、餐饮娱乐、邮电通讯、保险、信息等行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四年来,先后建成了顺德文化广场、县行政综合大楼、连南迎宾馆以及顺德大道、瑶山路步行街、团结大道、盘王路等一批市政工程项目,并累计投入1116万元开展县城市容市貌美化亮化建设,完善了县城交通灯、路灯等配套设施,使县城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展,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认真抓好中心镇建设,寨岗镇已被列为国家中心镇,现已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方案上报省市审批。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四年来,共投入1.7亿元开展路桥建设,共改造过境国道5.9公里、省道4公里、县道78.2公里、农村公路226.7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6公里,80%的村(居)委会实现水泥公路硬底化。目前,全县总通车里程694.9公里,公路密度为56.4公里/百平方公里,均是2002年的1.2倍。

  水利建设不断完善。四年来,共投入1.65亿元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共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167宗,建成旱地田头蓄水池372个、食用蓄水池71个,修建堤围169公里,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有效解决了1.9万人的食水难问题和1.3万亩耕地灌溉用水问题。总投资1.31亿元的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并已完成43%的工程量。板洞水库二期食水工程集中供水部分全面竣工供水,鹿鸣关、官坑、龙口三大水利设施整修工作扎实推进,牛路水水库食水工程建设接近尾声,城镇供水不足和广大农村缺水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四年来,共投入1.3亿元开展电网建设,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2座,架设35千伏输变电线路8条总长83.9公里。全面完成了第一、二期农网、城网改造,供电可靠率得到进一步提高。2004年顺利通过省市中级电气化达标县考核验收。

  通讯建设迅速发展。2006年底止,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17511户,比2002年增长72.8%,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手机信号覆盖了各个旅游景点和大部分村委,手机和小灵通用户33629户,比2002年增长7倍。全县开通了宽带网络业务,完成了计生、教育光纤组网应急工程建设,开通了各镇计生网点,完成了全县16间中小学的教育网工程,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族旅游业加快发展,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景点景区建设得到加强。四年来,通过采取招商引资和政府投入等方式大力推进景点景区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万山朝王、三排瑶寨等原有景点的设施,开发了盘古王文化园、中国瑶族第一寨、寨南石洋坑温泉、猫公山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景区景点,改变了过去景点单一、内涵单薄的状况,打造了一条省内民族风情著名旅游热线。

  旅游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民族旅游公司于2003年顺利实现转制。拍卖了瑶族村宾馆,成立了县旅游资产管理中心,将旅游行政部门从经济实体中脱离出来,实现政企分开。

  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认真组织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和节庆活动,积极邀请中央、省、市及国外、境外新闻媒体前来采风、摄影,积极举办“开耕节”、“尝新节”、“开唱节”、“耍歌堂”系列活动,有效地宣传推介了我县民族风情旅游,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四年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9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760万元。

  (四)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四年来,特别是从2004年底以来,我们将招商引资办工业作为全县第一位工作、第一位大事来抓,为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条龙”服务,成立了县招商局和县行政服务中心;为抢占招商引资制高点,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政策和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为广泛收集招商信息,在东莞、深圳设立招商引资办事处,进行驻地招商;为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建立了龙、北江、新岩、铜锣营等四个工业项目区;为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在国道边设置广告牌,组织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出版《连南一本通》及相关画册等,积极宣传推介我县投资环境和投资优势。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大突破。四年来,全县共引进投资项目100个,投资总额达9761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975万元。其中,2006年引进项目61个、实际到位资金21431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0.2倍和38.7倍。

  (五)各项改革深入实施,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行政区划改革顺利完成,全县12个镇整合为7个,撤并幅度达到41.7%;84个行政村(居委会)整合为72个,撤并幅度达到16.5%。教育资源整合初见成效,全县撤销规模过小、质量过低、布局不合理的教学点12个。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卫生资源通过有效整合,效益明显好转。供电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全县农民从2005年起实现税费零负担。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粮食流通体制、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系、公共财政体制等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

  (六)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稳定基础不断夯实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预计2006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16289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857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5008元和296元,年均增长9.6%和2.7%。四年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逐步扩大,农村困难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全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2425户10912人,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就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大力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四年累计输出劳动力3.9万人(次),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五保”、“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企业军转干部待遇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扶贫开发进展顺利。四年来,通过实施“千村扶贫”工程,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等,使48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得到了有效增长,其中25个村实现脱贫,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组织劳务输出、加强扶贫培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等方式,解决了2425户共10912名贫困人口脱贫。四年来,共投入2273.1万元实施安居工作,完成了1285户农房改造、282户山体滑坡村移民搬迁和129户老区村移民搬迁工作,另投入517.3万元实施面上水库移民议案项目,圆满完成了板洞水库两个村及寨岗镇白水坑村共212户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彻底解决了水库移民住房难问题。预计2006年全县农村小康综合分达82.29分,比2002年增加2.18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认真组织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面开展收缴非法枪支弹药工作,严厉打击“双抢”、“双盗”和地下“六合彩”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为社会稳定夯实了基础。及时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迅速妥善处置了“12·25”案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领导接访制度和包案制度,不断加大问题隐患的排查化解力度,妥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了全县大局稳定。

  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形势稳步好转。成立了县安监局和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层层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责任制,大力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综合监管,狠抓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各级领导“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观念日益增强,广大群众“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意识日益提高,全县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形势日趋好转。

  (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按照“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连续四年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经省考核认定,2005年实现从三类地区提升为二类地区管理。2006年度,人口计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省的认可和免检,顺利完成“巩固、保类、发展”的既定目标,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性转变。

  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整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四年来,共投入5393万元开展校舍改造建设,共完成校舍建筑面积46848.4平方米,新建了一所高级中学,新建和改造了52所中小学校。投入587万元完善教育教学设备,配置1521台教学计算机,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开通了基教网。顺德小学、民族初级中学先后晋升为“市一级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电视大学、成人中专合并组建成县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并驾齐驱,学前教育蓬勃发展。2006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保持99.7%和97.3%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从2002年27.4%提高到57.6%,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多。

  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积极优化配置卫生资源,镇级卫生院改造顺利完成,县人民医院通过改革逐步走上正轨。公共卫生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成功抗击“非典”等重大疫病,地方病和流行病得到有效控制。积极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扎实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农村三级卫生防保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改水改厕工程顺利推进,城乡公共卫生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铺开,农村人口覆盖率达75%。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卫生面貌有较大改观,全县90.1%的人口饮用上清洁水源。

  文化广电事业明显进步。认真贯彻建设文化大省精神,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所有镇及31个村委会实现了与县城光纤联网,安装使用有线电视的用户由2002年的8900户增加到12190户。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积极挖掘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推动了瑶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瑶族“耍歌堂”于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环保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泥企业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严格国土资源管理,耕地基本实现占补平衡。科技扶贫和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大,科技成果引进和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得到加强。成立了县信息中心,政务建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四年来,外事、侨务、对台、人事、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防、武装、气象、史志、档案、残联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

  (八)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全力以赴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学教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四年来,全县获得省级文明单位2个,文明先进个人1个;创市级文明单位11个,文明镇1个,文明村3个,文明窗口单位6个,文明社区1个,文明先进个人14人。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向其报告工作,坚持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及群众来信,四年来,全县共办理人大议案6件,建议、意见285件,政协提案173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开监督,先后有4 名副县长和11名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接受人大评议。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四五”普法任务顺利完成,“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展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治镇和依法治村深入人心。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继续加大,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取得明显成效。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政府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投资软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投资绩效评估、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培训教育,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效能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我县四年来所取得的这些新成就,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奠定良好基础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连南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干部以及各界人士、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我县有史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成绩,关键是我们在这四年的具体工作实践中,牢牢把握了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始终坚持把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一以贯之的主题。这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脱贫奔康统揽全局,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战胜困难中坚持发展,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改进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经济总量。通过发展,迅速增强了经济综合实力,有效解决了前进中的问题。

  第二,我们始终坚持把执政为民、服务百姓作为政府工作时刻牢记的宗旨。这四年来,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满足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视并切实解决事关群众重大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措施,努力为群众谋利益、解疑难、办实事,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我们始终坚持把求真务实、勤政高效作为政府工作大力倡导的作风。这四年来,我们结合连南实际,相继制定了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培植财源、鼓励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对重点工作现场办公、专题调研、定期督查,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通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精心打造诚信品牌,形成了“说了算、定了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风气,营造了讲团结、谋发展、干实事的氛围。

  四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并积累了一些可贵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同连南县情紧密结合,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必须坚持抓住用好战略机遇,善于发现机遇超前谋划,把握机遇科学决策,用好机遇推动发展,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客观规律办事,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切实将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必须坚持大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工作中仍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基础仍较薄弱,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二是工业规模小、层次低、堆头小,整体素质不高,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仍不理想;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偏紧;四是农业产业化整体推进难度较大,农村各项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五是影响稳定的潜在因素仍然不少,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仍较艰巨;六是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愿望还有差距,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七是政府机关工作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从现在起到2011年,既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也是实现连南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构想是:继续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继续打强工业牌打旺旅游牌打好民族牌打实教育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到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7%;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5%;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在今后五年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着力在七个“锲而不舍”上下功夫:

  (一)锲而不舍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继续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锲而不舍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20字”方针,结合连南实际,认真规划,分类指导,逐年推进,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锲而不舍地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大办交通、电网,办大交通、电网”的思路,着力加强和完善交通网络及电网建设。按照“产业聚集、人口集中、基础完善、功能配套”的原则,着力提升城镇品位,加快推进县城现代化、镇村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

  (四)锲而不舍地大力改善民生。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居工程”、“安康工程”、“再就业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法制援助工程”等民心工程抓出成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五)锲而不舍地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增加对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的投入,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产业,繁荣体育事业,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人口计生工作,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六)锲而不舍地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连南”创建活动,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七)锲而不舍地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作为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合力政府、廉洁政府。

  三、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对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总体上看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国务院实施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省委省政府实施山区协调发展战略、泛珠三角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实施以办特区的理念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等等,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全县上下干事创业、求快思富的氛围已经形成,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明显增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加倍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一届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继续打强工业牌,打旺旅游牌,打好民族牌,打实教育牌,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优化环境、执政为民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9400万元,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达到22100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达到39000万元,增长25%,第三产业达到38300万元,增长15.1%;工业增加值达到31000万元,增长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931万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100万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800万元,增长18%;外贸出口总值达到700万美元,增长16.7%;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增长48.5%;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17918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28元,增长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业化发展,扎扎实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继续抓好龙、新岩、北江、铜锣营等四个工业项目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引资和企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加大协调力度,及时帮助投资者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行为,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从严规范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搞好环境综合整治。

  强力抓好招商引资。重新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新的“洼地效应”。继续实行招商引资主体下移,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把招商引资的预期目标和项目落实列入各镇、各部门政绩考核范围。继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专业招商、定向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进一步发挥深圳和东莞两个招商办事处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广泛收集信息,努力促使更多项目落户连南。在继续加强对资源型工业招商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非资源型工业的招商力度,力争发展非资源型工业方面有新的突破。

  努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坚持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突出抓好煤矸石发电厂、天虹富(连南)灯饰玻璃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横龙水库电站的筹建工作,加快东方(连南)玻璃工业有限公司、昌塑胶金属有限公司、永达金属制品厂、连丰异型金属材料制品厂等若干个大项目的建设进度,使其尽快全面投产见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修订完善和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改项目资金,促进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鼓励私营企业参与能源、交通、市政、水利、信息服务、房地产等领域的开发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重点扶持竞争能力强、产业带动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做大做强,实现龙头带动的目标,促进我县经济总量的增大和发展后劲的增强。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继续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山区优势,突出连南特色,在重点抓好蚕桑、柠檬、蔬菜、有机稻、鸡麻笋等五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油茶、烟叶、黄杉、螺旋藻、中药材和牛、羊等食草动物及山地鸡等种养项目。同时,在扶持好蚕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民资、外资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全县农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居工程建设和实施好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完善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房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利用县职业技术学校和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两个基地,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健全劳务服务体系,完善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民外出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经济效益。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着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营造人工林,发展林产品深加工。加强森林资源及林地管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确保创建省林业生态县取得成功。

  (三)突出改善投资环境,扎扎实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县城防洪改造、县城一河两岸改造、猫公山公园、污水处理厂、旧城区改造以及三江垃圾场扩建等市政重点工程的建设。年内要全面完成商贸城、文化馆及青少年宫的建设。引进资金续建盘龙苑和新世纪宾馆。

  加大交通网络建设力度。继续抓好县汽车站大楼的建设,启动各镇交管中心站、交管站和客运站的建设。加快S261线三江至水足塘二级公路和S262线寨岗至怀集广西坳公路的建设进度。全面完成金坑至狮颈、内田至大龙、松林至寨南、涡水至六联、横径至马头冲、金光至凤山、四村至其潭湾、横坑至官坑等八条总共42.2公里的四级公路建设。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清连一级公路改高速、清连一级公路连南段改造和二广高速连南段建设等工作。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继续改造我县配电网络,年内全面完成110KV明珠变电站分线电缆改造及三江片配变改造工程。千方百计争取年内立项兴建一座220KV变电站,解决电力上网输送“瓶颈”问题。同时,争取从邻县引进2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回我县上网销售,增加我县税收。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对山塘、水库的安全检查、除险加固以及骨干水利维修管理工作,提高防洪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整治好官坑、鹿鸣关和龙口三大骨干水利。全面启动山田水库建设,加快鹿鸣关、横龙水库建设进度。全面完成板洞水库二期大麦山镇白芒片分散供水工程和牛路水水库食水工程建设。

  推进城镇建设进程。认真实施新的《县城总体规划》,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继续实施市政绿化和景观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环卫等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县城的品位和形象。全面启动国家中心镇寨岗镇的规划建设工作,加快中心镇物流、人流的集聚,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

  (四)突出品牌效应,扎扎实实抓好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发展壮大民族旅游业。围绕创建广东旅游特色县和打造民族旅游品牌的目标,聘请专家在年内对全县旅游进行总体规划,按规划来分期分批科学合理地开发配置旅游资源。继续完善景点配套设施的建设,突出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民族文化氛围,增强景点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继续深入实施我县与羊城晚报社、广之旅联合制定的《关于打造连南山区扶贫新模式暨建设连南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活动规划》,办好“开耕节”、“尝新节”、“开唱节”、“耍歌堂”等系列旅游文化活动,将之发展成为旅游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年内争取引资开发阳爱地下河溶洞和将新世纪宾馆建成星级旅游宾馆,将“中国瑶族第一寨”申报成省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造“中国瑶族第一寨”知名品牌。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建设、改造、规范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县城市场体系,抓好商业城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增强商品的集散功能。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县城商贸流通业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金融保险、邮政电信、信息服务等产业,打造服务业发展平台。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五)突出开源节支,扎扎实实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大主体财源建设,挖掘财税增长潜力,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要税种的监管,并严格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监督,强化税务督查,堵塞漏洞,确保财税有效增长与经济较快增长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加强支出管理。坚持依法理财,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行政机关正常运转和工资依时发放。在确保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增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保障能力。加强对预算执行和重点项目资金的追踪管理,从严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财政资金的行为。

  (六)突出和谐社会建设,扎扎实实抓好改善民生与维护稳定工作

  大力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好农村“低保”、“看病难”、“读书难”、“住房难”、“行路难”、“就业难”等“一保五难”问题。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农村合作医疗扶持资金从人均46元提高到62元。在去年免除农村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基础上,今年再免除全县农村中小学生课本费。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全面完成三江镇塘冲村等7个村385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和三江镇泥楼等两个山体滑坡村141户以及寨岗镇安田村34户移民搬迁工作。加大革命老区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继续认真落实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城乡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和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就业率。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连南建设,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群防群治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社会黑恶势力,增强群众安全感。

  加强信访工作。继续落实信访工作例会、责任制、领导接访、领导下访和包案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激发矛盾和矛盾扩大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上访为下访,深入到信访问题较多的地方,深入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强化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减少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

  (七)突出以人为本,扎扎实实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广泛深入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建设,提高农村文明素质。继续抓好文明县城、文明诚信企业、现代文明公民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快连顺高级中学二、三期工程、民族初级中学建设和民族小学扩建步伐,完善香坪、涡水、金坑中心学校等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并将7所具备条件的中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继续加强在职教育和岗前培训,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全面发展文体广电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建设文化大省战略部署,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年内争取启动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加大民族歌舞团建设力度,大力扶持民间歌舞队的发展。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重视文物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着力做好瑶族“耍歌堂”的开发,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巩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延伸有线电视网络,启动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工作层级动态管理机制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开展“两无”创建活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加强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建设和计生队伍建设,提高计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建设扫尾工程,力争上半年投入使用。加快镇级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实施《妇幼保健纲要》。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推进其他社会事业发展。重视关心老龄和下一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健全四级科技网络,继续做好科技信息培训工作,抓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寨岗河流域污染的治理,清除污染源,维护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国防安全教育,提高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水平。继续做好统计、外事、侨务、对台、人事、残联、气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

  (八)突出效能提高,扎扎实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监督,依法报告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加快职能转变。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依法行政的执政理念,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事放开、放活。

  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目标管理和重大事项督办制度,切实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督促检查,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工作效能。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我们与全县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力开拓,顺利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未来五年,新一届政府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征途上,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励精图治,真抓实干,为全面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