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正文内容

2001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01327日在连南瑶族自治县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房卫党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县将实施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连南县委九届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的精神,县人民政府认真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连南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连南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和县政协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脱贫奔康统揽全局,大力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团结拼博,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40834万元,比上年增长5.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669元,比上年增长2.7%,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1995年增长21.4%16.6%,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明显进步。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杂优水稻、杂交玉米巴西旱稻、良种蕃薯等优良品种以及水稻抛秧、丰收菌等适用先进技术。(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一乡一品”等区域经济,制定政策措施,引导群众深入开展林业结构调整,大面积种植竹子、木本药材和速生丰产林,努力办好农副产品加工业,指导帮助和润堂保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溪黄八珍茶系列产品,使竹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溪黄八珍茶三大“龙头”企业初步发挥了辐射带动千家万户脱贫奔康的作用。(三)结合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74个村委会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占行政村总数的89%。(四)认真做好农村土地延长承包期工作,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于1998年全面完成了撤区建村工作。(五)大力整顿农村电价,改造农村电网,扎实有效地推进“两改一同价”工作使农村到户电价全面降至0.99/千瓦时以下,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经过不懈努力,全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九五”期间获得了持续稳定发展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5015万元,比上年增长2.7%,比1995年增长86%,年均增长17.2%;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2173元,比上年增长7.7%,是1995年的2倍,年均增长20%;在遭受连续三年早灾的情况下,连年夺得粮食生产丰收,去年粮食总产达49204吨,比上年增长0.6%,比1995年增长36.4%年均增长7.3%

  ——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为改善高寒山区和石灰岩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大规模组织移民搬迁,几年来,共完成595627780人移民搬迁任务。与此同时,我们还制定优惠政策措施,结合文明村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农房改造步伐。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对口挂扶单位的支持,组织开展了强有力的扶贫攻坚战。1997年,全县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了四个层次脱贫达标,解决了全县9918户绝对贫困户44062名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省还在我县召开了扶贫攻坚现场会。三是展开声势浩大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两大会战”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9991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县召开全省山区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禹杯”竞赛现场会,将我县的经验和做法向全省山区市、县推广;去年底,实现了农村人均拥有半亩“保命田”,完成了“四通”工程任务。四是为解决大麦山、三排、南岗三个石灰岩乡镇3万多群众的食水问题,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了板洞水库二期食水工程的建设步伐,为脱贫奔康工作奠定了基础。

  ——国有工商企业改革明显加快。根据中央和省市提出国企改革三年两大目标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稳妥地推进国企改革步伐。一是根据全县国有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大胆探索国企改革路子,成功实现了大麦山铜矿闭坑解散,电线厂、酒厂、化工厂、农机厂破产,调味料厂、三星公司租赁经营,溪黄茶厂变卖转让,韶南厂、印刷厂、电机厂重组为股份制企业等企业改革转制,二是结合山区经济特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小水电和个体私营企业及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明确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方向。三是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在商供粮流通企业中全面实施改革转制,四是大力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养老、失业、医疗、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初步建立起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加强了国企改革,使我县工业生产在工业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仍获得持续、健康发展。200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1901万元,比上年增长5.0%,比1995年增长55.9%,年均增长11.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66万元,比上年增长8%,比1995年增长8.9%,年均增长1.8%

  ——小水电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为改变我县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我们坚持从连南的实际出发,积极实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以资源为依托,突出抓好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持之以恒地作为县域特色经济来大力培育。在大力推进小水电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实行政策导向,多轮驱动办电站,坚持做到领导到位、政策到位、规划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办电高潮,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严格规范运作,制定相关的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制度,保证了水库电站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确保了实现工程建设“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目标在企业管理上,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等“五大改革”,有效地解决了小水电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使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培育,小水电已发展成为我县经济的首要支柱产业。“九五”期间共新建水库4座,库容960万立方米;新建电站53座,总装机4.3万千瓦,使全县小水电站总数达179座,总装机12.6万千瓦全年收购电量3.196亿千瓦时,小水电收入1.032亿元。新建6.3KV变电站1座,架设110KV输变线路47.5公里,35KV输变线路48公里。全县形成小水电开发“发、供、送”配套成龙格局、

  ——瑶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取得较大进展。我县瑶族风情独特,每年到连南旅游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多,为此,近年来我们把瑶族风情旅游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聘请专家进行科学的调查论证制定了《2001-2010年南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了景点、景区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完善瑶族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人文景观,丰富旅游项目。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起了瑶族村宾馆,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为创办“要歌堂”这个品牌,我们坚持每年举办“盘王节·要歌堂”活动,吸引八方客商到连南观光旅游,投资置业。去年11月上旬成功举办粤湘桂南岭地区第五届“盘王节”暨清远市旅游招商经贸洽谈会,受到外界好评,既推介了连南又提高了知名度,并成功引进县外资金,投资兴建盘古王文化园,首期工程将在今年五月份竣工,接待游客。民族风情旅游业的崛起,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去年旅游接待游客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是1995年的6倍,年均增长100%,旅游总收入24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九五”时期是自治县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五年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443万元,比“八五”时期增加27800万元,增长82.6%全县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在连续几年遭受洪涝灾害,各种水利设施遭受严重毁坏的情况下,我们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失时机地组织发动群众,解决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投工投劳问题,使我县水利基础设施防洪抗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网络初具规模,五年来共兴建改造公路20225公里,国道引线等一批公路桥梁建成通车,省道1955线水足塘至白芒24.6公里二级公路、省道S262线13.2公里二级水泥路及一批县至乡镇公路得到改造上等级;通信取得新的成绩,全县实现了电话程控化,绝大部分乡镇开通了移动电话、寻呼业务;县内全面实现邮路自办,通信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市政建设初见成效,顺利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投资870万元,日供水2万吨的县城水厂首期工程建成;县城民族路进行了大改造翻新,国道引线、民族路、民族商业城等主要街道架设了路灯。同时,县财政、国税、地税、财保等一批县城机关单位的综合大楼相继建成,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县城的综合功能明显增强,1998年顺利通过了省“两杯”达标考核验收。

  ——外资企业和私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我们严格贯彻执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推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并举的策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切实做好已有外资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工作,使我县的重点外资企业连南利发毛织厂和连南美莲华礼服有限公司,分别从一间租用厂房的小厂,发展壮大到拥有1700名员工、年生产毛衣10多万打、出口总值430多万美元和拥有生产工人700多人、年出口总值120多万美元,初具规模的外资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形式,组织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盘古王文化园、金狮电站和龙汇电站等一批县外境内投资企业。到“九五”期末,全县外资企业已发展到12家,外贸出口总额1377.3万美元,比1995年增长7倍,年均增长51.9%。与此同时,县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2281户,比1995年略有增长注册资金4261万元,年上缴税金1000万元,分别是1995年的3.24倍和1.3倍。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和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日渐成为我县最富生机、最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坚决依法治税,不断加大各种税收征缴力度,强化税收执法检查和稽查工作,集中力量清缴欠税,坚持做到应征不漏,避免新欠税,确保各项税收足额征缴入库。积极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开源节流,狠抓财政支柱企业管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重点建设资金需要。2000年,县级财政收入1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1.03%,比1995年增长77.3%,年均增长15.46%,连续5年实现收支平衡;国税收入2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1.5%,是1995年的2.26倍;地税收入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9%,是1995年的2.34倍。金融部门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指导下,努力提高信贷质量,大力清理欠贷,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金融形势稳健2000年全县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7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比1995年增长84.5%,年均增长16.9%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县四套班子和纪委班子以及5个县属单位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制定了《连南瑶族自治县1996-2010年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在机关、乡镇和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乡广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推行殡葬改革,革除封建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使城乡人民群众的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部署,我们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取得新进展。1996年全县顺利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1999年实现了教师安居工程达标,改造了一大批薄弱学校,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坚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利用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九五”期末,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20%,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于1998年实现了农村“初保”达标。山区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涡水、南岗、寨南、金坑、大麦山、盘石等一批乡镇文化站相继建成,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光纤传输和有线电视日益发展壮大,全面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任务,文学创作、地方史志编修取得新成绩,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改变了落后面貌,得到省市肯定;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寨岗、寨南河污染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0年底顺利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重典治乱,从严查处违法占用水田耕地行为,有效保护了国土资源。努力推进依法治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行政取得明显进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较好成效。抓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圆满完成“三五”普法任务。大力整治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及其他社会丑恶现象。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普及,竞技体育实力明显增强,我县运动员代表省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率先为广东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此外,民政、优抚救济、复退军人安置、残疾人康复、征兵、民兵工作及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侨务、老干等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社会各项事业获得同步发展。

  “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是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连南县委正确领导以及全县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上级有关部门和广州、佛山、顺德以及连南驻军、武警官兵、老干部和港澳合同胞、社会各界友好人士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通过“九五”时期的成功实践,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积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和体会: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自治县实际,充分发挥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是班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自治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领导动力。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经济,推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把自力更生与争取外界支持紧密结合,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六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协调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迈得不快,农民收入增幅不大离小康目标相去甚远;“九五”的计划订得过高,加上我们有些机遇没有很好把握,相当部分的目标未能实现;国企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供粮流通企业改革转制进展不快,国有工业企业还未摆脱困境,经济效益仍不理想;旅游开发力度不够,旅游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未能在第三产业中形成主导地位;县城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建设速度慢、管理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少也与我们工作做得不够有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十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当前,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已不可逆转,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十五”时期,既是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也是我省率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县实现脱贫奔康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我县作为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既有加快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条件,又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应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切实做到解放思想而不因循守旧,开拓进取而不固步自封,抓住机遇,迎接泥战,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十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脱贫奔康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级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强第一产业,创造条件发展第二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突破性地发展第三产业。继续组织实施市的“北部启动”战略,进一步完善小水电支柱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瑶族风情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大力拓展外引内联,发展非国有经济,大力推动城镇化、信息化进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性发展的统一,实现脱贫奔康目标,为向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是:经济发展步子迈得更快,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不同类型地区协调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有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十五”时期要达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年均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2%;外贸出口年均增长7.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十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是:

  一、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商品化为主线,围绕脱贫奔康目标,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全面实现脱贫奔康。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调整农业布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及生态农业,切实提高农业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二是加铁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特征的农业龙头企业,使之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脱贫奔康。三是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一乡一品”区域经济。与此同时,认真做好产前、产干、产后管理服务,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四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在稳定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加快以发展竹业为主的林业结构调整,提高林农的生活水平。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配套三江、寨岗等主要河堤防洪体系,搞好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一步改善衣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六是加大脱贫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四通”、“四个一”工程成果,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贫困户为对象,坚持挂钩联系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确保到2003年依期实现脱贫目标,并向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二、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在认真抓好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规范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完成粮食、供销、商业三大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依托水力资源,进一步发展小水电支柱产业,在抓好一批旧小水电的改造扩容和水库加固除险,提高生产效益的基础上,“十五”时期投入2.5亿元,兴建鹿鸣关水库电站等工程项目,全县小水电总装机力争达到15.3万千瓦,使小水电产业成为我县坚挺的经济支柱;依托电力资源发展高效能工业;依托建材资源,发展建材行业;依托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发展保健食品工业,生产农业特色食品,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依托森林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林产品和林副产品加工业;依托矿产资源,有计划、有秩序地发展采选行业;依托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抓住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产业优化升级转移的机遇,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吸纳外资,大力发展“三穿”“三来一补”企业,逐步建立起具有本县特色和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的工业体系。

  三、进一步发展瑶族风情旅游业。旅游资源是我去约优势资源之一。发展瑶族风情旅游业,既是当治三加快脱贫奔康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实施市建设珠三角后花园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我们要按照《2001——2020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慈游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构建以瑶族文化观光旅蒋为龙头,山岳度假旅游并进,集观光、度假、购物、娱乐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的大目标,认真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做好“八排瑶风情”这篇大文章,全面规划,全力推介,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开发力度,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要以瑶族文化观光旅游作为发展主体,加快景点量区建设。中部以建设盘古王文化园为龙头,与三排瑶寨、油岭老排和南岗老排瑶寨等景点,组成瑶族文化旅游区;南部以板洞水库森林公园为主体,与酸河林场、大磅水库、石洋坑温泉共同组成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区;北部以大雾山山岳旅游资源、大克河、狮颈山山岳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构成山岳旅游区。特别要加强对排瑶文化和盘古王文化两个旅湾项目的开发,注重项目本底文化的深层次、多渠道的挖掘、整理、设计和策划,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加深旅客对瑶族文化感知,形成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要按照旅游发展要求,加快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和旅游市场建设。加快旅游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主管部门和旅游投资、开发经营等单位的关系,建立既符合国际旅游业务运作惯例,又符合连南旅游业发展实际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使整个旅游业上档次上水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交通网络建设。计划投入2.7亿元,新开、改造一批境内国道省道、县道及乡村公路。全面完成园道323线连南县城改道工程,铺设完成白水坑至板洞公路水泥路面工程,开通白芒至连山小三江等一批沟通邻县邻省公路,开通乡镇至大自然村的公路,努力实现县至乡镇公路上等级,建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二是加快电网建设。投入9770万元用于高压电网和农网改造。建设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2座,架设35千伏输变线路8条,确保在2005年前全面完成农村和城市电网改造。三是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力争全县各乡镇实现数据通信网,加快建设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网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推广运用。建设和完善政府局域光纤网,提高光纤化水平。建成一批乡镇邮政电信业务大楼,大部分乡镇邮政所实行委托代办。投入1312万元用于电信机楼建设和扩容工程,使全县交换机容量、电话用户、手机用户有大幅度增长。

  五、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一是进一步加快市政建设,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扩张为主、新建为辅、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针,抓紧做好县城建设规划方案的上报审批工作,方案确定之后,迅速组织实施,以改善县城市容市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二是加快发展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政府加强对小城镇规划的宏观管理,按照现代化城市化的要求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修编全县小城镇体系规划,重点搞好三江、寨岗中心城镇的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瑶区城镇建设。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民营经济以及创办农业龙头企业等有效途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村经济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和消费水平。三是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和市政管理的改革。突出抓好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住房、用地、洪永及污水处理、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等配套改革,把城镇开发和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是加快我县脱贫奔康,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五”时期我们要做到:一是强化经济内联。积极开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有效利用县外资金,以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改组改造我县不良企业和发晨资源型工业、比较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把握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产业优化转移的机遇,吸纳劳动密集型、一般资源加工业和资金转移到我县安家落户、投资置业。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大力改善自治县软、硬投资环境,制定、实施各种优惠政策,遵循“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逐步落实“只收税,不收费”的优惠政策,吸纳外资,实现基础设施、农业开发、环保产业、旅游等产业利用外资的突破。同时,多一些“走出去”,大力向外推介连南,吸引外商到我县投资置业。三是积极拓展对外贸易。按照国际规则和加入WT0的要求,加快外贸体制和外贸企业改革,鼓励外贸企业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十五”期末,全县实际利用外资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县外贸出口总值达2000万美元,年均增长7.7%。贸易出口总额比“九五”期末翻一番。

  七、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落实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户生产生活保障机制和节育技术服务体系。巩固和发展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2005年全县人口控制在16.24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下二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加快实施“碧水”、"萜天”工程,防治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加大对寨南河寨岗河的整治力度。三要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机制。按照上级要求适当提高处理费征收标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强化环境影响评估综合决策、公众参与以及重大决策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环保监测网和环保区域协调机制。四要合理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千方百计保护好江河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源。加快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健全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和跨地区利益平衡机制。

  八、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巩固提高“普九”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鼓励、支持社会多种形式办学,县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社会就业面。依法推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巩固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三是发展卫生事业、逐年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巩固提高农村“初保”成果,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整顿医药市场,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全县人民,深入持久地开展“两思”和农村“三个代表”教育活动。加快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兴建民族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中心等一批设施完善的新闻宣传和文化场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深入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小区和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是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要关注增加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六是加快依法治县步伐,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全面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倡导社会公德,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确保一方平安。

真抓实干,为“十五”计划开好局起好步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全面实现脱贫奔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县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实现脱贫奔康目标统揽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大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十五”计划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我县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工业总产值增长5.3%;农业总产值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利用外资增长1.19倍;外贸出口增长8.9%;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上升2%;县级财政收入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1%;城镇职工年收入增长3.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3%以下。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由农民、个体企业及营销大户唱主角,政府给予帮助鼓励,优化经济作物布局和品种结构,形成农业开发产、供、销配套成龙格局,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一是深入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商品化水平。政府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等、鼓励和引导农民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三高”农业。重点发展蔬菜、油茶、黄烟、麻鸭、蚕桑和百合等种养项目,并使之形成规模经营,打响市场品牌。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县政府继续扶持竹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使之不断得到发展壮大,真正发挥辐射带动农民脱贫奔康的作用,四是培育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营销大户,以解决我县农副产品出路问题。政府通过优惠贷款、资金补助、适当奖励等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农副产品加工以及营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把农村税费改革,作为今年我县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进“两改一同价”工作确保年内农村电价降至0.79/千瓦时以下,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六是积极拓展劳务市场,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增加农民收入。七是继续按照挂扶对象、挂扶资金、干部职工挂扶到户“三不变”要求深入开展脱贫奔康工作,建设一批脱贫奔康示范村通过努力,使县级财政和乡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农村小康综合分力争达到83分以上。

  二、加大瑶族风情旅游开发力度,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县的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要重点开发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朝建设大旅游方向发展,一是加快旅游景点、景区建设。重点建设盘古王文化园三排——南岗排瑶风情旅游热线,县城郊区生态农业旅游点等一系列旅游景点、景区。盘古王文化园力争在今年五月份完成首期工程,对外接待游客。今年县继续举办“盘王节·要歌堂”活动,加大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此外,抓紧做好板洞森林公园的上报审批工作,力争列入国家森林公园。二是大力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快全县旅游接待、娱乐、休闲、交通、通信等设施建设步伐,兴建上星级的瑶山宾馆,开发瑶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山区土特产品三是根据建设连南大旅游的要求,制定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持“你发财,我发展”的宗旨,以让利、让股、让市场等方式吸纳旅游投资,鼓励外来客商投资开发,放手社会大办旅游,四是规范行业管理,争创最佳效益。县旅游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对旅游开发、旅游服务、旅游接待的规范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争创旅游最佳效益。年接待旅游客力争14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2800万元。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随着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内经济进一步与世界接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和项目转移的步伐,这就为我们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我们要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一是加强领导,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县挂牌成立专门机构,专抓此项工作,二要抓好宣传,使全县上下左右树立“外向带动”的思想,一起来抓招商引资。同时,积极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宣传推介连南,吸引国内外客商到连南投资置业。三是重新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改善投资软硬环境。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最优惠的条件、最宽松的环境吸纳外资,实行激励政策,鼓励全民招商,对招商引资有功者给予奖励。四是努力营造招商引资软环境。首先是转变重引进轻服务、重硬件环境轻软环境的观念,做到两个环境一起抓,向整体环境要效益,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其次是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具有权威性,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机构,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建立完善法制体系,切实保障外商合法权益,营造公正的法制环境和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五是调整招商引资结构。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外商把资金投向我县的山地开发、林业结构调整、“三高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我县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把握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化升级的机遇,把沿海地区限制发展的劳动密集型等企业吸纳转移到我县。六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营造宽松环境,发展壮大个体私营经济。

  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加快体制创新。突出抓好国有工业改革和体制创新。按照优化结构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强优汰劣的原则,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从今年起,在竞争性行业一般不再新组建国有独资企业,除小水电外,县政府不再独资或控股新上其他工业项目。在巩固现有国企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实施破产、关闭、拍卖等改革转制方式,完成县水泥厂、冶金化工厂等一批国企改革转制工作。本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剩,全面完成商、供、粮三大流通企业改革转制工作,依法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社保基金征缴,依法强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特困群众子女入学难、住房难、医疗难、法律援助难等“四难”问题。同时,办好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优惠激励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就业或创业。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管理体制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省市部署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和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并妥善分流安置好下岗人员。

  五、加大财税征管力度,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坚决依法治税,不断加大各种税收征缴和执法力度,大力清缴欠税,认真做到应征不漏,并严厉打击逃税抗税行为,确保各项税收及时征缴入库抓好各级财政支柱产业管理,培植财源,及时组织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非生产性的各项支出。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实现财政编制人员工资统发。在确保财政吃饭问题和重点项目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财政对基础设施、农业、扶贫、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支出。同时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设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国企改革前后的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大财政周转金和公款私借的清还力度;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资产清收力度,千方百计追收各项贷款,提高支付能力,减少不良贷款。总之,经过努力,确保财政税收稳定增长,财政增幅要达到10%以上,并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和省、市进一步倾斜扶持山区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加快自治县能源、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公路交通方面:争取省全额支持,年内动工兴建国道323线过境公路改道工程;逐步推进盘石、大坪、涡水等乡镇公路的等级路改造工程建设;在去年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争取部分有条件的大自然村和革命老区通公路,在能源开发建设方面:管好用好到位800万元资金,加快板洞水库二期食水(供水)工程建设进度;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期分批逐步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用足用好省扶持山区小水电政策,进一步督促落实良坪电站工程,争取年内动工兴建;力争年内建成投产马头冲、金狮一级等一批电站;全面完成田湖水库主坝工程,确保明年汛期前蓄水发电;架设马头冲至明珠变电站35KV输变电线路,改造涡水河输电线路,疏通涡水河系电站向外送电的瓶颈。在市政建设方面:①尽快落实土地征用和拆迁有关事项确保挂扶单位在年内动工兴建顺德文化广场,有序完善县城文化娱乐设施。②动工兴建县城景观路和改造县城部分街道,改善县城交通条件。③兴建三星级以上的旅游接待基地和电力调度中心大楼等重点工程项目,在邮政电信方面:巩固完善县至各乡镇、村委会邮路投递工作,开通全部乡镇移动通信和寻呼业务,组建全县信息网络,同时,以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一批聚集、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和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现代化小城镇。

  七、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人口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要把计生工作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县连续两年完成了市下达的三项指标任务,但总的来看,“三为主”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尤其是管理方式处于“孕前型”的低水平状态,一些地区的四术库存量还比较大。特别是工作重心下移不到位,致使计生工作“急在县里、忙在乡里、空在村里”,对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原则,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未能完成计生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切实加大投入,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计生专干队伍建设,以查环查孕查病为切入点,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独生子女户、纯二女户生产生活保障。重点抓好农村、城镇个体户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我县人口增长向低生育水平过渡。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无论是发展瑶族风情旅游业、改善石灰岩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是巩固提高小水电经济效益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离不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们要积极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重点保护好小水电较多、流域人口较密集的河流水资源。进一步巩固好造林绿化成果,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城镇绿化率和全县森林覆盖率。抓好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农村卫生的综合治理,使全县的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坚决制止和纠正只顾资源开发而不顾资源保护的行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林地保护管理条件,切实保护好耕地林地,依法做好水、土地、森林、矿产等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八、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一是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我县劳动者尤其是农村的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推广新技术较之其他地方,难度较大,这是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为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今年我们着力在更新观念上狠下功夫。通过各种教育和宣传渠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依靠不依赖,发展靠自己”的观念;克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树立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克服粗耕粗种、广种薄收等传统落后的耕作意识,树立集约经营、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的意识,为接受新事物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扫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二是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步伐,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不断完善农村科技网络,发挥农村基层站所在科技普及和推广中的积极作用。三是抓好各行各业的岗位培训,尤其是对农民培训,切实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奔康需要出发,紧紧围绕推广当地急需的技术,建立和完善县、乡镇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广泛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对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乡镇,大力创办科技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一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文化事业。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以创建文明小康村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扩大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鼓励文学艺术创作贴近生活,多出精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二是加快发展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继续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医药分开核算,进一步规范全县医疗收费项目,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制度,加强药品市场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巩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成果。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性健身娱乐消费,发展体育产业。落实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做好优抚救济、拥军优属民兵预备役、残疾人康复等工作。

  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整治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结合我县实际,集中力量开展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骗税、逃避债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年”活动,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及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坚持不懈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继续深入揭露和批判“法轮功”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反政府的反动本质,依法严厉打击极少数违法犯罪分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努力消除各种事故隐患,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二是切实加强民主建设。坚持并完善政府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检查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充分听取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信访渠道,及时了解民情。巩固和完善村民自治,在继续抓好村务公开、乡镇政权机关政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同时,逐步在县级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三是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和强化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积极推进司法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开展“四五”全民普法教育,做好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

  各位代表!“九五”时期的各项工作为我县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清形势,坚定信念,狠抓落实,乘势前进,为实现“十五”计划的宏伟目标,实现新世纪的开门红而努力奋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