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以实招打造现代农业种业培育“芯”地
三江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种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把种业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导环节和核心任务,通过土地资源整合、种业科技创新、高标准基地建设等多项举措,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种业培育“芯”地,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组织领导,下好种业发展“一盘棋”。三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工作,把种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联合各有关部门、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等力量,多次到实地调研考察,制定出“芯”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将连南瑶族自治县现代化种业基地项目纳入《三江镇2024年重点项目》,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种业发展格局。
强化资源整合,激活种业发展“新动能”。土地资源有限且分散是制约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三江镇积极行动,高效推进土地流转。一是促进企业合作,整合土地资源。我镇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促成有关运营方达成土地转租协议,将位于城西村委会、东和村委会的约100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流转,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二是优化农田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通过重新规划农田,拆除不必要的田埂、沟渠,将零碎小田块合并为大块农田。同时,对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平整,改良土壤,完善灌溉与排水设施,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三是保障村民权益,确保平稳推进。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镇村两级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引导和利益协调,确保村民的合法权益。例如,城西村通过入户讲解、签订规范合同等方式,调解处理相关民事纠纷数十起,完成100亩土地流转,为种业中心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种业发展“硬实力”。为破解种源依赖外地的困境,三江镇加大种业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3+1”结对帮扶机制,我县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汇聚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重点针对本地特色农作物(如水稻、菜心、瑶药)和畜禽品种,培育适应性强、抗病性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专项经费支持种业研发,并确保资金规模逐年稳步增长。通过技术突破,培育出成本更低、产量更高的品种,实现有限资源上的高产高效,牢牢端稳“饭碗”。
强化基地建设,打造种业发展“新样板”。为保障种业质量和供应,三江镇在基地建设上下足功夫。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根据地理位置和作物生长特性,合理设计种业基地的空间布局。通过多次会议研讨,制定科学方案,明确生产、观光、交通等动线,实现科研、生产、展示一体化。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完善灌溉、排水、电力等配套设施,提升基地的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同时,搭建现代化种植大棚,重点发展水稻、菜心、瑶药等特色作物,实现科研种植一体化。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融入观光学习功能,促进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例如,通过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吸引农户和投资者参与,形成“产学研用”良性循环。
三江镇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种业培育“芯”地,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