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正文内容

“七夕与非遗,浪漫共传承”助力“百千万工程”---香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竹编风铃制作活动

时间: 来源:香坪镇 访问量:- 【字体:

  为深入贯彻“百千万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5年8月27日,香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人才驿站,在龙水村瑶绣工坊开展“七夕与非遗,浪漫共传承”竹编风铃制作活动,让文明实践与非遗传承在工坊内碰撞出浪漫火花。

  活动伊始,志愿者杨老师以“走进瑶绣工坊,读懂本土文化”为主题,带领参与者开启沉浸式参观。作为香坪镇“非遗+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阵地,龙水村瑶绣工坊依托农业文明、文化基因及毗邻连山的区位优势,科学划分瑶绣、扎染、农耕三大功能区,还配套了教学课室、文创展厅、直播空间和游客中心,既能开展技艺教学,又能展示文创成果,更能通过直播推广本土文化。截至目前,工坊已接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润粤苗”实践团等11个团队,大概860人,推出文创定制、农家烹饪、篝火晚会等6种特色活动,来年预计接待游客达1000人,真正让文化产业成为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

  随着参观深入,工坊内的文化细节更让大家眼前一亮:院子里晾晒的手工瑶绣裙,以细密针法勾勒草木形态,如林间晨露般灵动;窗边的扎染小玩偶活灵活现,满是手工创作的温度;墙壁上的瑶族刺绣作品尤为夺目,创作者以线为笔,将本土地标、生活场景绣入布面,每一道纹路都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原来咱们身边有这么棒的文化阵地”。参与者们纷纷感叹,对工坊的文化传承理念赞不绝口。

  参观结束后,竹编风铃制作环节在工坊的教学课室正式开启。讲师以工坊传承的非遗技艺为核心,结合竹编工艺的千年历史,向大家讲解:“竹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而竹编风铃融合了竹的雅致与铃的灵动,寓意平安吉祥,就像咱们瑶绣工坊,既守护老手艺,又传递新希望。”随后,讲师在工坊提供的工具与材料支持下,细致演示竹片挑选、裁剪、编织框架、穿绳挂铃的全流程。参与者们听得专注,做得认真,时而互相交流技巧,时而向讲师请教细节,工坊内满是热闹的创作氛围。

  经过数小时的努力,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竹编风铃在大家手中诞生。看着成果,参与者李女士说:“在瑶绣工坊里做手工特别有意义,不仅学会了竹编技巧,更知道了工坊为传承非遗、带动民生做了这么多事,以后一定常来,也会推荐朋友来感受这份文化魅力。”

  此次文明实践活动,以龙水村瑶绣工坊为载体,既让群众体验了非遗技艺,更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工坊的文化价值与发展成果。未来,香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依托工坊这一优质阵地,开展更多非遗体验活动,让文明实践接地气、有温度,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9.1...jpg9.1.......jpg9.1............jpg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