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猪+循环农业 !三江镇探索出强“芯”固本之路
近年来,三江镇围绕种猪育种、养殖管理、疫病防控及产业协同等关键环节,通过政策扶持与创新驱动,不断夯实生猪产业“芯片”根基,推动种猪养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种源安全保障能力与市场供应水平。全镇种猪存栏量由2023年的95头增至2025年的170头,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150头以上,为区域生猪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种源支撑。

在本地品种保护与提纯复壮方面,三江镇组建专业保种团队,系统开展地方猪种资源普查与选育工作。通过实施严格的选种选配机制,本地猪种能繁母猪数量稳定在50头以上,有效恢复并提升了其优良性状,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特色优质猪肉的需求。
在联合育种与技术创新方面,三江镇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与养殖户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精准测定种猪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瘦肉率及繁殖性能等关键指标,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数据显示,通过联合育种,种猪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均提高10%,平均窝产活仔数由13头增至18头,有效带动了养殖效益提升。

在优质种源引进与杂交改良方面,三江镇积极引进法系、美系等国际优良种猪品种,持续丰富本地种猪基因资源。引进种猪经严格隔离检疫与科学驯化后,与本地猪种开展杂交选育,成功培育出兼具高产与适应性的新品种。例如,醒豪养殖场通过杜洛克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培育的新品种,在生长速度与瘦肉率方面表现突出,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智慧养殖与精准管理方面,三江镇在天农、醒豪等重点养殖场全面推广智能环控、饲喂与监控系统。系统可自动调节舍内环境,实现精准投喂与健康监测,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与管理水平。在屠宰环节监管方面,三江镇官方兽医严格执行进场检疫、疫病监测与肉品检验程序,推动屠宰企业实现质量管理制度化、设施标准化与排放无害化。目前,全镇屠宰检疫率达100%,肉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面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三江镇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种养循环示范基地,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与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目前,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形成了“猪—沼—菜”“猪—沼—药”等生态循环模式。该模式在解决养殖污染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与土壤肥力,推动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三江镇将继续深化产业创新,推动种猪养殖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持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