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到“心中”,三江镇党群服务有“里”有“面”更有“效”
党群服务中心是党建工作的坚强阵地,更是凝聚群众、服务基层的重要平台。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党委坚持“面子”与“里子”并重、硬件与软件齐抓,持续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激发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共识、汇聚人气、集聚心力方面的核心作用,促进党群服务从“中心”走向“心中”。

扮靓“面子”,推动服务环境整体跃升。加大投入,优化空间布局。三江镇统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等专项资金,累计投入约160万元,对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站)实施升级改造,着力提升服务环境的舒适度与现代化水平,实现功能布局更合理、群众办事更便捷。盘活资源,拓展服务场景。积极整合利用辖区内闲置公共设施,通过改造增设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儿童乐园等多功能空间,有效满足党员群众多样化需求。智慧赋能,提升服务效能。依托“粤自助”政务一体机等信息化手段,推动社保查询、费用缴纳、就业信息发布等高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做实“里子”,建强服务队伍凝聚合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打造过硬先锋队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党性实践活动,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建1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激励党员干部12000余人次参与防汛救灾、乡村绿化、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建强基层骨干力量,提升业务服务水平。加强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后备力量及网格员的常态化培训和实战化锻炼,围绕政策解读、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内容提升专业能力,打造一支懂业务、善服务、扎根基层的骨干队伍。优化“雁归”人才服务,激发乡村活力。完善人才驿站功能,针对返乡青年、创业能手、专业技术人才等群体,精准开展政策对接、技能培训、资源链接等服务,引导各类人才参与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2025年举办“雁归计划”座谈会、实地观摩、志愿服务19场次296人次参与,吸引20名“雁归”大学生返乡就业。
升级“软件”,推动服务成效惠及于民。通过对机制保障、志愿服务、产业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升级优化,推动服务落地见效。推行“问题日记+回音壁”机制,构建民情响应闭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收集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回音壁”公开办理进展,形成“收集—处理—反馈—监督”的完整链条,今年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2个。丰富活动载体,促进文明乡风。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爱心帮扶、邻里互助、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志愿活动近百场,惠及辖区群众9000余人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0场,服务群众达12000人次,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赋能“百千万工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平台,赋能产业发展。通过整合农业技术培训、产销信息对接、电商服务等资源,不断建强城西蔬菜、联红无花果、金坑茶园、大龙香菇等产业基地,发展“一村一品”,推广香菇、五指毛桃、玉竹、稻菇轮作等示范种养。通过“一村一品”与示范种养模式,并引入2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全镇村集体收入突破650万元,同比增长31%,更直接带动2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以产业振兴赋能民生改善。
